Quantcast
Channel: 《史原》論壇 » d01123007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論文發表會第二場紀要

$
0
0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論文發表會第二場紀要


∞∞∞∞∞


發表人:王一樵先生(本系博士候選人)

指導教授:王汎森先生(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評論人:劉石吉先生(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

題目:天下之患為人滿:清朝嘉、道、咸以來的棚民問題、士人議論與官方政策

時間:2012年11月22日(星期四) 上午10:00-12:00

地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


○○○本次講論會為本學期第2場次,主講人為王一樵先生,因曾擔任過中研院數位典藏的工作,閱讀不少的清代檔案文書,尤其「棚民的生活習慣與問題」是他最為關注之事,也開啟了博士論文研究之先。論文主軸分為三大面向:一,清中葉士人的議論如何變化,各種遊民論述如何產生,彼此之間如何相互激盪。二,清朝官方政策如何因應,以及處理相關問題之章程辦法。三,一種與中央抵抗的生存形態(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透過此三面向之課題,發表人從皇帝、官員、士人的角度,分析清中葉棚民的相關課題。

○○○首先,發表人先點出清中葉以來的棚民問題,此為清廷難以處理的重大問題之一,並且造成了各方面的嚴重影響。例如治安問題的惡化、新移墾地對於環境的破壞、移住民地區社會組織的重組,形成異姓結社、新舊居民間的衝突。然而,也不得不考量棚民開發山地、移墾山區,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農業生產空間擴大,使人口在平原地帶飽和後,得以向山地擴散,減低了一部分的人口壓力。但清代官方未能提出一個有效的章程辦法,由根本上來處理棚民與山爭地的問題,進而疏導人口作更平均、更有效的山地利用。

○○○其次,清代皇帝為求解決不斷膨脹增加的人口壓力,及其所造成的種種遊民日眾問題,惟有透過大量地開墾土地的方式能實現。某方面來看,清代中葉以來日益嚴重的遊民問題,及其所衍生而出的客民、棚民、流民等社會問題,即是此一長期發展下的結果。而相應於此問題所展開的各種朝臣奏議、士人們議論方略,以及各種奇人策士的建言,不僅反映出時代的變局,也充份表現出清中葉以來的種種社會福祉事業在思想資源上的醞釀。

○○○再者,發表人引用法國著名史學家皮耶.諾哈(Pierre Nora)曾在《記憶所繫之處》(Les lieux de memoire)一書中,具體提出「記憶所繫之處」之概念,可加深理解民間文獻此類史料的層次與深度,由不同的角度來詮釋研究中所見到的契約、碑刻、合同、族譜,甚至是在民間約定俗成的鄉約民規,進而討論該地區對於養護山林,永續經營自然資源的具體情況,並論及相關民間文獻中所呈現出的徽州地區之棚民問題。(以上內容擷取於發表人的摘要)

○○○緊接著評論人劉石吉先生對此研究主題持正面回應,尤其是環境史與農業地理概念的結合,使清中葉棚民問題與生態、官方之間的互動更為顯著,加上發表人使用許多官方檔案資料,更見其研究之用心。然而,劉先生建議在歷史事實上的解釋可再交代清楚,先將普遍性的歷史問題呈現出來,再論述官方政策,使整個研究主題能更加有系統、組織性。對此,王汎森先生亦表達相同意見,如地方棚民問題應當會牽涉到「教亂」,若能將此一般性問題納入士人議論與官方政策,才能使整體架構更加清楚。此外,評論人與王汎森先生亦提到,若以「徽州」為棚民的例子,那麼其重點是什麼?徽州是否是個「好」的例證?這些應當都要列入考量,因發表人對於徽州文書有所研究,關於此問題會在文中進行補充說明。其次,評論人與王先生認為應當多關注棚民的內部問題,而不只是外部政策、議論的探討,如棚民的生活經濟、地方治安、社會秩序等,即棚民如何看待自己本身的存在?與士人議論、官方政策之間的關係為何?對此,與會來賓提供很多良好的建議。

○○○綜合討論時,甘懷真主任提到中國歷史本身就是一部移民史,移民、聚落在中國史上是一種常態,我們可以將研究的時間拉長,分析移民的一般性問題,再深入探討清中葉的棚民現象,增加其內部的具體性課題,並多加補充社會經濟史的研究脈絡,如「山地開墾」方面,這可能因生產技術的進步,使大量棚民移往山區。然而,我們也可以再思考,這些山澤的所有者與使用者是誰?當棚民進入山澤時,其農業週邊生產區出現了什麼問題?當棚民勢力影響到週邊時,當地人的反彈對於棚民的影響又是什麼?發表人對此表示正面回應,而甘主任的建議可再重新審視這些課題,補充目前研究不足之處。另外,黃麗君女士提出兩個問題,一為滿文檔案對於清中後期的研究貢獻不大,發表人如何使用檔案來分析清中葉的棚民問題?另一為流民定義的問題,既然棚民、流民、客民都是指無籍者,但其名詞定義卻模糊不清,黃女士推測棚民現象的大量出現應當始於清中後期,故史料中的名詞定義不清,相關說法也非常多樣,此現象可能代表了某一種歷史意義。

○○○最後,發表人針對評論人及與會來賓的意見,做了一綜合性回應。首先,發表人使用徽州為例,乃因「徽州文書」資料數量甚多,是研究地方史的好材料,他試圖結合清代官方檔案與地方文書,聯結彼此的關係、增加史料間的對話,使其研究主題能更加多元、豐富。此外,關於流動者的問題,如「人戶」、「以籍為地」的概念,這部分會再深入分析流動性與流動人口的歷史脈絡。發表人非常感謝與會師長、同學的建議與指正,使其增加不同的研究視角,更加突顯清中葉棚民的研究主題,對於與會來賓的諸多意見與資訊,包括論文主軸以及分析面向架構等問題,大多接受並且會再進行細部的修改。本次的博士候選人論文發表會,就在發表人回應結束後,順利告一段落。

∞∞∞∞∞


撰稿人:楊曉宜(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史原》第二十五屆中國中古史編委)

Share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