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史原》論壇 » d01123007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論文發表會第一場紀要

$
0
0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論文發表會第一場紀要

∞∞

∞∞∞∞∞

發表人:林正慧女士

指導教授:黃富三先生

評論人:戴寶村先生(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論文題目: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

時間:2012年11月15 日下午2:00-4:00

地點: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會議室


∞∞∞∞∞


○○○本次論文發表會,為本系於101學年度第1學期舉辦的首場博士候選人論文發表會。自本學期起,博士候選人的論文發表改為講論會形式,由發表人進行約一個小時的講演,再進入評論人評論,以及現場來賓的自由討論時間。希望藉由此形式改革,一方面讓本系博士候選人能較完整闡述自己長期研究的初步成果;另一方面則希望能吸引更多同學參與講論會,進而達到學術討論、交流的實質目的。

○○○講論會一開始,由臺大歷史系甘懷真系主任致辭。甘主任對於論文發表會形式的改變,稍作一些解釋。主任指出,系上的碩博士論文發表會,各有其問題存在,博士論文發表會比照系上講論會的形式舉辦,希望能讓這種發表會,回歸到一較純粹「學術社群」的討論下,而非僅是一個學生必須通過的「形式」;且期望藉此能夠有較精緻的討論,讓發表人──特別是博士候選人──在其論文提交前,有再一次的反省與思考之機會。其外,主任也特別感謝評論人戴寶村教授願意遠從政大而來,以及史原主編在活動上的協助,並祝福此後的論文發表會都能順利舉辦,進而創造一個良好的「學術社群」,能在學術、知識上進行交流互動。

○○○本次發表人林正慧女士,目前為國史館協修。林女士長期投入臺灣客家研究,其碩論已於2008年修改出版,題為《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而其博士論文〈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更是企圖做一長時段的探索,來澄清關於臺灣「客家」此一人群定位之概念、意識被形塑和建構的歷史過程。

○○○發表人一開始闡述了自己寫作這篇博士論文的初衷:「在臺灣,客家意識是一開始就有的嗎?客家一詞是橫貫臺灣歷史皆可一以貫之使用的嗎?」質言之,「客家」一詞並非渡臺之初即有的人群標記,而有一段歷史漸變形塑的過程。在清代,臺灣並無「客家」一說,日治時期的臺灣客方言人群被統治當局稱為「廣東人」,被福佬族群稱為「客人」。在臺灣歷史上,客方言人群真正等同於「客家」,應始於戰後國民政府統治臺灣時期。而本文的撰寫架構,即欲循時間脈絡,由清朝、日治與戰後,觀察臺灣的客方言人群在歷經三個不同統治體之時期,在三個不同面向:國家的治術、華南客家形塑、人群依時依勢的互動調整的相互影響下,如何漸進地形成今日我們普遍認知的「客家」。

○○○闡述主要問題意識後,發表人便逐章概要地講述內容。第二章以華南客家的形塑歷程為主軸,書寫此客家原鄉形成的兩大因素:文化共性、人群互動所產生的意識,發表人更強調後者在形塑過程的重要性。第三章,視角則轉移至清代統治下的臺灣客方言人群,並特別描寫閩粵移民與客方言人群的互動關係。發表人透過省籍和語言交錯的界線,試圖描繪出當時這幾種人群分佈的實態。其中,本章還特別討論19世紀西人文獻記載中的臺灣Hakka。第四章的重心在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稱呼客方言人群,是以「廣東人」或「粵民」為主,並未以「客家」為名。換言之,「客家」一詞尚未成為在臺客方言人群普遍的自我族群認定。論文第五章,描寫戰後臺灣客家人所面臨的處境,最主要是從「廣東人」到「客家人」此一調適過程。期間歷經本、外省客家的接觸與互動,「中原客家」論述引介入臺,並在此知識論述的影響下,逐步加強「客家」的自我認識。但發表人進一步指出,此般認同深化,其實是將「客家」嫁接至「中原華夏」上,其實際效應是造成客家族群較為劣勢的地位。而此問題,便造成客家族群和客語在臺灣的「小眾」地位,以及現今客家族群意識抬頭的現象。

○○○評論人戴寶村教授首先肯定了發表人此篇論文的企圖與貢獻。他指出,本篇論文以歷史學的取徑和方法,從事長時段的客家研究,特別是「客家形塑」此主軸,是現今臺灣客家研究的學術圈內,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而此重要性,實也反映此出問題有相當程度的複雜性。評論人指出,客家研究之所以複雜,主要牽涉了最關鍵的以「語言」做為族群判準的因素,以及「文獻」對族群的記載。這兩條線索,從華南客家的原鄉地一直到1988年的「還我母語運動」,都是連結在一起的,需要仔細分梳。

○○○評論人進一步指出,本篇論文目前所呈現的樣貌,仍有一些書寫架構還待改進。首先,最重要的是,論文的研究回顧以及問題提出這部分,必須在報告中交代清楚,如此方能讓讀者或聽者清楚地掌握研究議題的學術脈絡,以及作者最主要的核心關懷。此外,論文起訖的時間斷限以及時序感也應交代,才能凸顯出歷史論作的特性,和客家族群在長時段演變下的樣貌。再者,評論人認為,本論文其實隱然有三個面向,是作者在書寫「客家形塑」歷史變遷的三個分明的角度,分別是:華南原鄉的原生論、國家(state)治理與政策,及作為一個「小眾」(minority)的客家人群面對他群時的調適與作為。戴教授建議作者,應該在論文前言建立此理論架構,這樣一來可增加明確性與可讀性,二來也可凸顯史學論文在豐富史料的基礎上,亦可構築一清楚的分析框架,幫助解釋。

○○○最後,評論人針對論文細部一些還可用力之處,提出建議。如論文第二章第五節欲處理民國以後的客家,應可同時考慮客家華僑的問題,是否促進了客家意識的形塑;第三章第四節雖著重西人文獻的Hakka,但也可轉換角度,思考為何這個時段的中文文獻中,客方言人群是缺席的;第四章談及日治時期種族分類的問題,應可從國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並注意是否有分段統治的現象;第五章羅列的客家籍人士,應可進一步篩選,以凸顯出作者所選擇的人的重要性。最後,評論人亦提醒作者,論文時間下限拉到現代時該注意的問題。

○○○發表人的指導教授黃富三老師也提出看法。他認為,由於此論文討論議題的長時段特性,發表人必須凸顯一條書寫軸線,來撐起論文的貫時性。此外,論文觸及「國家與社會」的層面,發表人應該注意客家作為一「小眾」(minority),如何面對國家政策以及社會環境,特別是主流族群的影響。黃教授亦建議發表人,除了注重族群成因內的「文化」和「心理認同」等因素外,亦應注意「血統」和「語言」(特別是古音的部分)此二要素。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生曾令毅建議,發表人可注意日治時期,官方以及在臺灣的客家人如何看待以華僑身份由海外來到臺灣的客家人,並指出「土地改革」與北客、南客認同中華民國或鄉土的關係。此外,曾同學還提供了部分關於戰後臺灣客家人的史料資訊以及自身長輩的經驗,供發表人參考。

○○○最後,發表人針對評論人及與會來賓的意見,做了一綜合性回應。發表人表示,對於諸多意見與資訊,包括論文主軸以及三個分析面向架構的問題,大多接受並且會再進行細部的修改。此外,對於曾同學所提出的一些意見,諸如歷史經驗分享的部分,發表人亦表示感謝,並對此又做了一些延伸說明。本次的博士候選人論文發表會,就在發表人回應結束後,順利告一段落。

∞∞∞∞∞

∞∞∞

撰稿人:韓承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史原》第二十五屆主編)

Share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