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森突襲行動
1895年12月29日,只差幾日就將迎接1896年的新年曙光,卻有一小支軍隊進駐於南非的貝專納蘭(Bechuanaland,為今波札那共和國的前身)的皮紮尼(Pitsani),等著向東穿過貝專納蘭與川斯瓦共和國(Republic of Transvaal)的邊界,突襲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
這支六百人的軍隊有四百人是英國南非公司管理的馬塔貝勒蘭(Matabeleland)的騎警部隊,其他人則是自願者。帶領他們的人名為林德‧史塔‧詹森(Leander Starr Jameson),其乃一位英國南非殖民地內的特許公司行政專員,在開普殖民地(Cape Colony)的首相賽西爾‧羅德斯(Cecil Rhodes)底下工作,他也參與過征服馬塔貝勒蘭的行動(1893年)。此時此刻,絕大多數的英國人尚不知道此次行動,對其將造成的影響更是一片茫然。但不出幾天後,全英國的報紙都將刊載這樁舉國震驚的大事。
事情的起源必須先追溯回十七世紀,一群荷蘭裔的新教徒來到南非的開普一地,隨後在此地生根,與歐洲社會幾乎不再聯繫,接下來一百多年內歐洲歷史的劇烈變化與他們近乎隔絕。這些人後來被稱為布爾人(the Boers),在荷蘭語與阿非利卡語(Afrikaans)中乃農民之意。1795年英國人得到了開普殖民地,他們難以接受布爾人的文化,尤其是布爾人對待當地原住民的殘酷態度,受到英國人強烈的批判。[1]布爾人也對英國人的統治十分不滿,一部份布爾人在1830到1840年代開始向南非的東北部遷徙,史稱大遷徙(Great Trek)。在遠離英國開普殖民地的勢力範圍之外,他們建立起數個自己的政權,如奧蘭治自由邦(Orange Free State)與川斯瓦共和國。
布爾人政權多少妨礙了英國統治整個南非的野心,讓英國日後想深入南非內陸遭遇將遭遇更大阻礙。1877年,奧蘭治自由邦與川斯瓦共和國遭遇到嚴重的財政困難,便為英國所吞併。然而在英國擊敗了祖魯王國之後,原先兩共和國的布爾人解除了心腹大患,又萌生了獨立之心。在保羅‧克魯格(Paul Kruger)的帶領之下,布爾人於1880年起兵反抗英國統治,這便是第一次英國──布爾戰爭(the First Anglo-Boer War, 1880-1881),而布爾人的游擊戰術取得勝利,兩共和國又得以獨立。
1881年起英國與布爾人休戰和解,雙方簽訂了數次和約,就此看來,布爾人政權的獨立似乎已經穩妥,英國儘管對掌握整個南非仍具野心,但布爾人所在之地終究缺乏吸引英國投注更多心思的開發價值,英國並不需要急著處理此事。然而在1886年,川斯瓦共和國的維特瓦特蘭德(Witwatersrand)發現了全世界最富裕的金礦之一,造成了一波淘金熱,大量的外來移民(the Uitlanders)──多數是英國裔──湧入此地,建立新城市約翰尼斯堡。這使得布爾人再度感到英國勢力進逼的緊張性,英國帝國主義者(Imperialists)也看見了擴張的理由與契機。
賽西爾‧羅德斯乃當代英國知名的殖民者與帝國主義者,他以鑽石礦業起家,後來進入開普的政治界。他一直期望能推翻川斯瓦與奧蘭治自由邦的布爾政府,以親英政府取而代之,從中為自己的企業與南非的英裔礦業主們贏取利益。他便與親信林德‧史塔‧詹森醫生謀劃了一場突襲約翰尼斯堡的行動,計畫乃是詹森帶領一批突襲部隊,從貝專納蘭穿過川斯瓦邊境到約翰尼斯堡,與預先聯絡好的改革委員會(the Reform Committee)成員一同在約翰尼斯堡發動外來移民叛亂,最後向北進軍川斯瓦首都普雷托利亞(Pretoria),推翻保羅‧克魯格總統領導的政權。
然而執行計畫時並不如預期順利,詹森在突襲前夕打給約翰尼斯堡的電報未被改革委員會收到,於是約翰尼斯堡方面便未能如期呼應。詹森的軍隊也在邊境遭到川斯瓦軍掌握行蹤,在前往約翰尼斯堡的路上就遭攔截,最終全遭俘擄。
這樁巨大的敗北軍事行動,震驚了全英國上下以及其他歐美國家。英國的媒體及大眾視此失敗為奇恥大辱,對政府與英屬南非殖民地當局大加抨擊,也有一波意見反對賽西爾‧羅德斯政商勾結的帝國主義行動。詹森突襲行動也受到歐洲各國與美國的關注,評論多半同情川斯瓦共和國,英國名聲掃地。川斯瓦共和國後來也公開指責英國殖民部部長約瑟夫‧張伯倫(Joseph Chamberlain,即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採行綏靖政策的首相奈維爾‧張伯倫之父),是一位與羅德斯抱持相似的帝國主義展望的政治人物,暗地支持詹森突襲行動。這等於指責了英國政府私自安排了這一突襲行動,日後的詹森突襲行動審判中,羅德斯的律師布歇‧霍克斯利(Bourchier Hawksley)拒絕交出羅德斯與倫敦特使間通訊的文件,也加強了這一懷疑。[2]
詹森突襲事件爆發後不久,英國各大報紙卻刊載了一份電報的內文,瞬間將英國大眾對詹森事件的反應從羞恥轉為憤怒。這是一封來自德皇威廉二世的電報,收信者為川斯瓦共和國總統克魯格。[3]威廉二世祝賀克魯格總統不依靠友軍(即暗示德國)支援便能擊退侵略者,確保共和國之和平與獨立。此電報一被英國報紙公布,便激起英國大眾的反德情緒,認為國家受到德皇的侮辱。這一風波也反應了英德兩國在西南非競逐殖民地劍拔弩張的局勢。德意志帝國建立後,其工業化水準緊追英國,其強大的綜合國力也令英國備感威脅,她對非洲殖民地的野心以及對布爾人共和國的刻意親善,更使英國在南非坐立難安。儘管德國事後意圖以外交緩解此一風波,英德兩國關係的惡化趨勢卻難以反轉,直至一次世界大戰。
川斯瓦的外來移民(英裔為主)在政治、社會各層面所得到的不平等待遇,也是令英國政壇與一般民眾同情詹森突襲行動的主因。這些外來移民並不具備跟布爾人同等的政治權利,他們沒有投票權,自然也不能參與選舉,然而他們依然得繳稅。約翰尼斯堡的外來移民對於這種不平等相當不滿,也深得英人之同情,特別這群移民之中有許多還是英人同胞。
突襲行動之後,賽西爾‧羅德斯因為此一事件承受多方壓力,不得不辭去開普首相一職,儘管他至逝世前仍保持著不容小覷的政治影響力。林德‧史塔‧詹森,這次風波的主角與主要負責人之一,卻在英國社會受到了許多人的擁戴。有些人稱許詹森引領孤軍深入敵後的勇氣,他被賦予了某種不畏失敗的英雄形象,知名詩人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 1865-1936)還以之為靈感寫下《如果》(If)這首詩作。詹森與其餘被俘的突襲者回到倫敦受審,詹森本人被法庭判處十五個月的監禁,但很快又被赦免。隨後,他在開普殖民地的政治事業一帆風順,短暫地擔任過開普殖民地首相,並被封為男爵,下半生充滿榮耀與活躍。
然而,羅德斯與詹森為了完成突襲川斯瓦政權的行動,將馬塔貝勒蘭的武力帶走,導致當地英國勢力陷入虛空,原住民掌握此一良機反抗,導致了第二次馬塔貝勒戰爭(1896年),造成當地英國殖民者生命財產嚴重損失。而詹森突襲行動更將英國與布爾政權間的緊張關係,挑弄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大火。克魯格政權意識到,英國殖民者不惜動用武力滿足其掌握南非礦業的野心,英國政府也難以信任;原先對英較為友善的奧蘭治自由邦,因此轉向與同族政權川斯瓦合作;[4]英國一方的保守黨主政者原先並不以武力為解決南非問題的唯一方式,但詹森突襲行動幾乎破壞了任何和解的可能,且事件後續在英國社會激起的愛國、反德、反布爾等情緒,也令社會輿論逐漸偏向好戰(jingoism)一方。1899年將會爆發第二次布爾戰爭(Second Boer War),就某個方面來說,這一戰爭的確是羅德斯、詹森與約瑟夫‧張伯倫等英國帝國主義者所樂見的結果。詹森突襲行動就目的而言並不完全「失敗」,它是第二次布爾戰爭的導火線,它依循某種曲折的命運摧毀了克魯格政權──只是也摧毀了英國的國際名聲,讓之後的國際輿論全倒向布爾人一方──在二十世紀之初迎來大英帝國統治南非的時代。
※撰稿人:曾沅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史原》第二十五屆西洋史編委)
[1] 參考Michael Streak所著 Victoria’s Stepchildren: Public Opinion and the South African Problem 1795-1899一書Chapter 1 “First Acquaintances 1795-1820”,本章以John Barrow的Travels into the Interior of Southern Africa為代表,討論英國人初遇布爾社會的正負兩面意見。
[2] Henry R. Winkler, “Joseph Chamberlain and the Jameson Raid”, in The American History Review Vol.54, No.4(Jul. 1949), p.841.
[3] Eric A. Walker, “The Jameson Raid”, in Cambridge Historical Journal Vol.6, No.3(1940), p.305.
[4] Eric A. Walker, “The Jameson Raid”, in Cambridge Historical Journal Vol.6, No.3(1940), p.305.